上河乡包含“三溪三桥”,即郭溪、瞿溪、雄溪,新桥、娄桥、潘桥等。下河乡包含梧田、南白象、三垟等。清·光绪八年《永嘉县志·乡都》载:距今温州古城五里至五十里,吹台乡十四都(东岙、慈湖等处)、十五都(洋岙、净水一带)为上河乡、下河乡分界处。下河乡土地肥沃,物产丰饶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。上河乡则盛产山货。
梧埏老街位于下河乡中心地带,辐射面广,水路发达,来往船只如梭,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便捷的交通,促成了这里成为谷米、柑橘、菱角、杨梅、鱼虾、木柴等与上河乡山货等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。明清开始塘河东南岸就商贾云集,店肆比邻,水上贸易繁荣,形成集市,当时就有“吴田市”之称,更有着“吴都”的美誉。
清乾隆二十一年《温州府志》载有“吴田市”。据民国26年绘制的《永嘉县第三区梧埏乡共丘图》记载,民国时期,梧埏老街沿河而建的都为砖木结构平房,或檐儿楼,座东朝西,临街沿河设作店铺,有各种各样的店铺104间,可见其时商业的繁荣。“十里人家尽跨河,疏花密石傍篱多。”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游温州时,就用这句诗,描述了塘河两岸塘居文化和传统民居。
这里的人们依河筑屋,邻水而居,以河成街,临街开店,街桥相连,小桥流水,是典型的江南水乡。 解放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社会发展,交通便利,这里的集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