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秀楼的建成少不了提到当时的贵阳巡抚江东之。他去城南游览,看见南明河碧波荡漾,景色秀美,唯有霁虹桥一带河中有滩,属风水大忌。江东之提议在河上筑堤束水,并从河中选了一块天然鳌状巨石,也就是如今人们看到的楼基。甲秀楼修成后,似乎当真改了风水,此后贵州出了“两文一武”三位状元,七百进士,六千举人,令人称奇。
三层三檐的甲秀楼并不巍峨,飞檐翘角,二、三层繁琐的雕花窗棂带着南方特别的精巧别致。
阁楼的碑记记录了甲秀楼的历史,如今人们看到的阁楼已经是清朝重建后的样子,楼顶“甲秀楼”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也是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。
作为景区的甲秀楼不仅包括三层阁楼,还要算上浮玉桥和翠微园。旖旎夜色下,浮玉桥纵跨南明河,桥如其名,从远处看恰如一条玉带浮在水面,诗意而美好。
从高处俯瞰,甲秀楼和浮玉桥灯火闪耀,一侧是粉墙褐瓦,一侧是高楼林立,美丽的南明河风光尽收眼底,有醉人的古朴,也有喧嚣的繁华。